注射針
注射針的表面粗糙度標準
注射針有多種用途。因為注射針要直接插入人體,所以在注射針的材料、形狀和強度方面,制造商必須遵循國際和國家標準。
形狀的標準尺寸值包括長度、外徑和針尖角度。還必須測量注射針的表面狀況;特別是,規(guī)定了對應于每種外徑的拔針最小負荷,以防注射過程中注射針脫出。
另一方面,為了容易穿透皮膚和盡量減少患者疼痛,注射針表面要盡可能光滑。許多注射針制造商都設有自己的標準,他們認為其標準適合表面粗糙度且滿足這兩項要求。
測量注射針表面粗糙度時面臨的挑戰(zhàn)
傳統(tǒng)上,檢測員會使用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試儀來測量表面粗糙度。不過,使用這種設備進行測量時會出現(xiàn)兩個問題:
1) 很難在小直徑注射針上正確定位觸針
外徑小于1 mm的注射針的測量區(qū)域十分微小。因此,觸針式表面粗糙度測試儀的測量探針通常無法精確定位正確的測量位置。
2) 無法在小直徑注射針上測量細表面粗糙度
探針可接觸的最小直徑為2 µm,測試儀無法測量比該測量值更細的表面粗糙度。
通過使用OLS5000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測量注射針表面粗糙度而實現(xiàn)的好處
1) 利用精確顯微鏡觀察功能輕松設置測量位置
使用倍率達17,280的清晰放大圖像,您可以在小直徑注射針上輕松找到正確位置并進行測量。
2) 利用高精度測量微小粗糙度
OLS5000顯微鏡采用405 nm紫光激光,可使測量直徑達到0.4 µm。小直徑激光使得無需實際接觸即可探測注射針表面的微小粗糙度。
接觸式粗糙度儀只能獲得用其測量探針追蹤的一條線上的表面粗糙度信息。相比之下,OLS5000顯微鏡使用激光進行掃描,可獲得大量精確的表面數(shù)據(jù)。請在下面的圖像中查看不同之處:
|
|
3) 使用拼接功能獲得長距離的粗糙度數(shù)據(jù)
一般來說,使用激光顯微鏡測量粗糙度的視場為幾十到幾百微米。不過,細管形樣品(如注射針)的測量區(qū)域通常只有幾毫米。使用OLS5000顯微鏡的數(shù)據(jù)拼接功能,可通過沿一個平面粘貼幾組粗糙度數(shù)據(jù)來測量此類長度的距離。
使用OLS5000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測量21號針的表面粗糙度
為了說明這些好處,下面舉個例子。我們使用OLS5000顯微鏡測量了21號針(外徑:0.8 mm)的表面粗糙度。下圖顯示了來自單個視場的數(shù)據(jù)(測量區(qū)域:256 µm × 256 µm,放大倍率:1,080X):
使用OLS5000激光掃描顯微鏡而捕獲的圖像
在上面顯示的粗糙度測量屏幕上,測量了黃點區(qū)域的粗糙度。可通過附加圖像和數(shù)值粗糙度數(shù)據(jù)來識別注射針表面狀況的質(zhì)量。
下圖顯示了來自七個視場的數(shù)據(jù)(測量區(qū)域:256 µm × 1,640 µm,放大倍率:1,080X):
通過粘貼OLS5000共聚焦顯微鏡所獲得的七個連續(xù)圖像得到的流暢無縫圖像。
在上面顯示的粗糙度測量屏幕上,測量了紅點區(qū)域的粗糙度。在粘貼的數(shù)據(jù)中,精確度和可重復性都得到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