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北極科考隊日前在北緯87度39分、東經123度37分的北冰洋浮冰區(qū)成功布放了極地長期自動氣象觀測系統。記者6日獲悉,目前該觀測系統所采集各項數據信息已被實時傳回國內,整個系統運行一切正常。
據介紹,這套RYQ-5型太陽輻射自動氣象觀測系統由傳感器、數據采集系統和供電系統等3部分組成,主要探測要素包括在2米和4米的高度配置的風、溫、濕傳感器各2個,以及在2米高度安裝的總輻射、反射輻射、大氣長波輻射和地面長波輻射傳感器共計4個。此外,觀測系統還在冰面及冰下配有3個冰溫傳感器和1個冰面大氣壓力傳感器。
第五次北極科考隊隊員、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工程師彭浩介紹,自動氣象觀測系統在北冰洋洋流作用下隨所布放的冰塊漂移可實現長期連續(xù)觀測,每小時采集一組數據,通過衛(wèi)星實時傳回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信息中心,整個系統由大容量低溫蓄電池供電,設計工作時間為2年。
專家認為,在我國歷次北極科考中,科學家往往只能通過冰站作業(yè)獲取8至10天的冰面氣象觀測數據。隨著此次長期自動氣象觀測系統的布放,我國科學家有望獲得在較長時間、更廣空間內海冰氣相互作用、輻射平衡、水汽、能量輸送及交換的實測數據,為研究北極浮冰區(qū)大氣邊界層的物理特征參數,提高氣候模式對極區(qū)的氣候模擬能力,合理評估海冰面積急劇減少、厚度變薄在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及其對我國氣候產生的影響提供必要的數據支撐。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yè)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yè)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guī)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