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wǎng) 儀表人物】從青海的帳篷城到大慶的干打壘,無論是高寒缺氧,還是千里冰雪,都無法阻擋石油人找油的腳步。他們懷著赤子之心,肩負起為祖國獻石油的使命,在艱苦的地方以意志扎根、用理想放歌,譜寫出一曲曲壯麗贊歌。
“鐵人”徒弟許萬明(右后)于1970年的全家福。
石油人在哪里鉆出了油,就把自己的家安在哪里,就把自己的子孫繁衍在哪里,就把自己的青春化成綠葉和鮮花栽種在哪里。石油人習慣了苦中作樂,在奮斗中實現(xiàn)從無到有。“風雨浸衣骨更硬”“草氈泥潭扎營盤”,石油人形成了一種廣闊、蒼茫,知足常樂卻又不服輸?shù)奶赜行愿駳赓|。
干打壘:一個標志 一種精神
干打壘,早在大慶油田出現(xiàn)是1961年。這一年,是大慶油田全面開發(fā)的發(fā)展年,也是三年自然災害重的一年。為堅持大會戰(zhàn),全面開發(fā)大油田,大慶石油會戰(zhàn)工委年初就部署“六大準備”,其一就是“搞好生活準備”,后來召開萬人大會動員職工“占領五個陣地”,其中伙房、農(nóng)田、干打壘3個陣地是重中之重。“干打壘精神”也應運而生。
【講述】
能住進干打壘就很開心
東北民謠說薩爾圖三件寶:白蘆葦、青羊草、沙土打墻墻不倒。這沙土打墻說的就是干打壘。干打壘這種就地取材、筑法簡便、低矮土氣的房子,雖然土得掉渣,卻在石油大會戰(zhàn)中為成千上萬的會戰(zhàn)將士遮風擋雨、避暑御寒。
1961年,我們鉆井二大隊剛剛成立,生活尤為困難。王進喜暗下決心,一定要讓工人們先有個窩。王進喜專門安排一名副手抓基建,大蓋干打壘。我們這些鉆工看到那散發(fā)著泥土、原木、蘆葦香味的一棟棟新干打壘,開心得不得了。僅1961年,王進喜帶領鉆井二大隊就蓋起了6000多平方米的干打壘。
然而,干打壘蓋了一棟又一棟,住房仍然緊張。我們1205鉆井隊仍然住在地窩子或帳篷里。
1963年5月下旬,我們隊在大慶張鐵匠東側10多里地的劉高手處打井。一天,大隊長王進喜提出在解放村大隊部附近蓋8棟干打壘。
說干就干。經(jīng)過我們?nèi)犎私鼉蓚€月的倒班奮戰(zhàn),一棟干打壘框架成型了,期間沒有耽誤一個鉆井生產(chǎn)班。
1963年,1205鉆井隊蓋成了首棟干打壘,我也迎娶了漂亮能干的妻子——胡秀英。由于井隊距離家屬生活基地遠,我們倆仍然一個住在井隊、一個住在基地。
1965年,當妻子生大兒子許慶榮時,我在大連。由于通信困難,等我接到電報趕回家時,兒子已經(jīng)出生半個月了。妻子借別人的干打壘坐月子。轉眼到1968年,在長女出生前,我們住進了自己的干打壘。那以后,每個月從30多公里外的井場趕回家看一眼妻子兒女,我就覺得很幸福、很滿足。此后,在干打壘里,我們又相繼迎來了兩個女兒,一住就是12年。
帳篷城:一個搖籃 一段回憶
茫崖,蒙古語的意思為額頭。1955年,勘探隊員在柴達木盆地茫崖周邊油泉子、開特米里克、咸水泉發(fā)現(xiàn)了含油氣構造。當年10月,青海油田口探井——泉1井成功鉆探,揭開了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的序幕。1956年4月,青海石油勘探局機關由西寧遷至茫崖。
勘探初期的青海油田一窮二白,萬名職工家屬在茫崖等著房子住。搭建帳篷經(jīng)濟實惠又耗時短??碧骄滞ㄟ^原石油工業(yè)部協(xié)調(diào),從青海省拿到了采購3000頂帳篷的計劃指標。
一般4個壯勞力一天能搭建五六頂帳篷。每頂帳篷搭完后,必須在四周固定6根以上繩索,以免被大風吹跑。經(jīng)過半年努力,一座長3公里、寬1公里的茫崖石油帳篷城拔地而起。
趙大年(左一)與隊友在帳篷旁合影。
【講述】
自制防蚊“雪花膏”
我今年79歲。18歲那年,我隨部隊從蘭州出發(fā),歷經(jīng)一個多月來到柴達木盆地,投身石油事業(yè)。
1956年,青海油田在柴達木盆地西部的油泉子發(fā)現(xiàn)了工業(yè)油氣流。隨后,原青海石油勘探局組織茫崖石油大會戰(zhàn)。當時,我是研究院的學徒,每天跟著師傅學習測量。起初,茫崖石油基地帳篷城只有100多頂帳篷,大多數(shù)參加會戰(zhàn)的職工家屬沒地方住,晚上一二十個人擠在一頂帳篷里睡覺。
到了1957年年初,茫崖帳篷城初具規(guī)模,3000多頂帳篷橫豎整齊排列。帳篷城里有街道、托兒所、醫(yī)院門診、商店等。站在高處往下看,帳篷城就像草原上覓食的羊群一樣壯觀。
每年長達半年的冬季難熬。由于物資匱乏,帳篷里取暖的煤塊都是定量供應。白天,帳篷里煤爐基本都不用,只有晚上才將煤爐點燃“”地取兩三個小時的暖,睡覺前還得用煤渣把爐子封起來。深夜,帳篷里的溫度與室外幾乎一樣,零下幾十攝氏度。早上起床,胡子、眼睫毛都變成白的了。冷的時候,他們就到戈壁灘里挖一些紅柳根點燃,將拳頭大的石塊燒得滾燙,裝在鐵桶里密封住,放在床邊取暖,能管好幾個鐘頭。
夏天,戈壁灘里的蚊子特別多,而且毒性大。為按時完成測量任務,大家想盡辦法與蚊子“搏斗”。測量四班班長楊大江是個南方人,聰明能干。他把食堂裝面粉用的袋子用清水洗干凈,然后將沉淀的面漿水與沒有加化學原料的鉆井泥漿攪和在一起,出工前抹在臉上,防蚊效果極好。后來,大伙給這種防蚊“油”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昆侖牌“雪花膏”。
茫崖帳篷城是青海油田發(fā)展的搖籃。那個年代,青海石油人吃苦不怕苦,受累不怕累,沒有一個人是“逃兵”,大家的心里只有一個信念——找不到大油田誓不罷休!
土窯洞:一段歲月 一個信念
20世紀70年代,長慶油田會戰(zhàn)初期,大批會戰(zhàn)人員的住宿問題解決不了,好多人晚上睡在車上或臨時打地鋪。長慶油田會戰(zhàn)指揮部后勤人員經(jīng)實地考察后,號召長慶石油人效仿當?shù)卮迕瘢谏教顪?、建土窯洞。
窯洞選址一般在黃土高坡的崖下,正面垂直90度,削平以后,往里面挖出5米左右深的一個圓弧形狀,窯洞就基本形成了。挖好窯洞后,用水、麥秸和黃土攪拌成泥,把窯洞四周的墻壁抹一遍,在窯洞里一側用土坯盤一個土炕,燒干后鋪上席子就可以住人,建造周期20天左右。“冬暖夏涼”是隴東土窯洞的特點。
退休后的李長全。
【講述】
沒人喊累叫苦
上世紀70年代初,我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號召,從玉門油田轉戰(zhàn)到長慶油田。那時住的是地窩子,在地面下挖出約1米深的坑,形狀四方,面積約兩三平方米,四周用土坯或用高粱稈支好,頂上搭上樹枝,再用草葉、泥巴蓋頂。后來住上了干打壘,再后來住上了當?shù)剞r(nóng)民打的土窯洞,我們可高興了。
八九平方米的窯洞,只能支一個1.5米大的床,我和妻子還有兩個孩子擠在一張床上,幸虧當時孩子還小,做飯睡覺都在窯洞。我們穿的衣服上全是補丁,膝蓋和屁股上多,是補丁加補丁,誰也不嫌難看。沒有洗澡的條件,身上會有虱子,頭上也有。夏天還可以在長慶橋的涇河水里洗個澡,冬天就沒辦法了。沒有廁所,出門看見小溝小坎就地解決一下,孩子的大小便都是接到盆子里倒掉。
窯洞也是蚊子蒼蠅的家,整天到處嗡嗡作響。這里也是老鼠的地盤,到處打洞。別說放食物的地方了,晚上睡覺的時候,老鼠經(jīng)常在被子上跑來跑去,老鼠屎到處都是。吃的是雜糧、玉米面、野菜,駱駝草籽也吃過。
當時雖然條件艱苦,但是大家的精神面貌都特別好,沒有喊累叫苦的,一切為了工作。大家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早日拿下大油田。
玉門油田:圓門宿舍的“大家樂”
圓門宿舍里的石油娃。
玉門油田宣傳部原部長李亮考證認為,圓門宿舍大概修建于1939年下半年。那時,玉門油礦剛剛建立,規(guī)模不斷擴大,愛國知識分子不斷來到油田。
圓門宿舍是玉門油礦早的房屋,建在老君廟下方的半山坡上,坐北朝南,屬于土坯房結構。這種土坯房雖然密封不嚴,到處漏風,但是有陽光、有空氣流通。
整個房屋外形修建成四合院的樣式,北面是三間大房,一間是套間,兩間是外室,西邊和東邊是兩排單身宿舍,南邊修建了一座廚房。整個圓門宿舍的大門朝南,大門兩邊是小賣部和郵局。由于這個大門是一個拱形門洞,所以大家稱之為圓門宿舍。
當時油礦四周荒蕪,唯有圓門宿舍集員工住宿、招待、辦公、休閑于一體,大家把這里當成下班后的去處。大家聚在圓門宿舍院子里談天說地,喝青稞酒,打麻將或者橋牌。彼此之間家人的感覺,常常讓他們忘了身在戈壁的孤寂無聊。1943年年底,西河煉廠被洪水摧毀,新建的煉廠遷往玉門油礦四臺區(qū),圓門宿舍逐漸被廢棄。(周蕊)
吉林油田:地窨子里的苦樂年華
吉林油田企業(yè)精神教育基地——復原的地窨子。
1970年,我剛來吉林油田時條件十分艱苦,住的是地窨子。地窨子露出地面不到1米高的部分,是用破磚頭、泥土和破舊窗框搭成的,房頂用油氈紙鋪成并用碎磚頭壓住。室內(nèi)是用木方子釘?shù)拇布?,搭成大通鋪,上面鋪上草墊子,再鋪上炕席,除此以外,就什么都沒有了。
一次,天空黑云密布,狂風四起,下起了瓢潑大雨,雨水嘩嘩地往地窨子里灌,擋也擋不住。水灌進來一尺多深,好多物品浸泡水中,洗臉盆等都漂了起來。風太大,把簡易的房蓋掀翻了。人們無處躲、無處藏,會戰(zhàn)青年們喊的、叫的、忙的。大家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用臉盆往外淘水。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努力,水終于被淘干凈了,大家個個像落湯雞,地面已經(jīng)變成了爛泥塘。雖然又苦又累,但是人人臉上都綻露著笑容。
?。ㄔ瓨祟}:光輝歲月之石油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