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特點
1. 雙系統(tǒng)功能:可選用或四氯乙烯作為萃取液。(《蒙特利爾議定書》中,屬于第二類受控物質,我國承諾對其全面禁止使用,在短期內被替換已成定局。目前環(huán)保部科技標準司對使用的相關標準均做了重新修訂,四氯乙烯將代替作為萃取液應用在石油類測量中,新標準已通過了專家論證會,為四氯乙烯驗收提供了理論依據,建議用戶慎重考慮,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 不使用標準曲線:按照現行國標《HJ 637-2012》中9.1要求,樣品測量值只能由儀器校正系數和原始吸光度按照公式ρ=X·A2930﹢Y·A2960﹢Z(A3030﹣A3030÷F)計算得出,不能使用標準曲線進行修正。(油是復合型物質,石油類標準溶液是由苯、異辛烷和正十六烷按照10:25:65的比例配制而成,這只是油品中的一種,然而實際樣品中的油品構成比例千變萬化,*不同于石油類標準溶液,即便以石油類標準溶液的濃度建立標準曲線,也只能修正同樣結構的油品,無法修正其它結構的油品,換句話說,標準曲線只能測量石油類標準溶液,無法測量實際水樣,因為石油類在波數3030cm-1、2960cm-1、2930cm-1有三個響應值,卻無法同時建立三條標準曲線,所以測量石油類不能使用標準曲線進行修正。)
3. 真正的紅外分光技術:對樣品進行全譜圖掃描,油品特征吸收清楚、明確。(現行國標《HJ 637-2012》中刪除了非分散紅外光度法,原因在于該方法只能定點測量波數3030cm-1、2960cm-1和2930cm-1,即只能顯示測量數據或柱形圖,不能顯示連續(xù)測量譜圖,這導致無法對樣品進行定性,例如當樣品中含有甲醇、乙醇等有機物的時候,非分散紅外光度法會將這些有機物定性為油,從而導致測量結果偏高。紅外分光光度法具備全程動態(tài)掃描功能,可以在油的全部或部分譜帶處顯示特征吸收,能準確分辨出油類物質和其他有機物,測量結果不受干擾。)
4. 真實的檢出限:即真實的檢出0.4mg/L石油類標準溶液,而非計算出來的方法檢出限,如空白值的三倍標準偏差,樣品檢出限等等。(現行國標《HJ 637-2012》要求,當樣品體積為1000ml,萃取液體積為25ml,使用4cm比色皿時,檢出限為0.01mg/L,這里的檢出限即為計算出來的方法檢出限,那么儀器的實際檢出限需要達到多少才能檢出0.01mg/L的水樣呢?這里有個小竅門,儀器檢出限=樣品體積÷萃取液體積*方法檢出限,即儀器檢出限 =1000ml÷25ml*0.01mg/L=0.4mg/L,換句話說,只有能檢出0.4mg/L石油類標準溶液的測油儀才符合國家標準。)
5. 準確的芳烴檢出值:可以準確測量苯、甲苯等芳烴在波數3030cm-1的吸收值。(芳烴是油的組成部分,在波數3030cm-1處有特征吸收,也是油中毒性、最容易產生爆炸的部分,另外芳烴也是石化、鋼鐵等行業(yè)工藝排放的必然產物,所以測量芳烴是檢驗測油儀準確度的重要指標,檢驗方法可依據現行標準《HJ 637-2012》中8.1.1的要求,測量100mg/L苯標準溶液,或者測量100mg/L甲苯標準溶液。)
6. 蝸輪蝸桿技術:以更加精密的蝸輪蝸桿代替了過去的齒輪嚙合技術,大幅提高了單色器的穩(wěn)定度。